2014 07 / 27 (日)
一早 ....
北上的國光號 我又搭乘著
進台北城了
。
要不是 ~
跟另一位日本演歌天王有約 (細川貴志)
真不想在大熱天
這樣的移動
!!!
忠孝新生 下了站
往金山南路 南走
此時才 9 點 27分而已 ....
一路忙著 姑狗 地圖
是有點難找的 齊東街
......
總算在 汗流夾背下 找到了
只是 ....
10 點才開的 琹道館 在眼前了
只能 ....
像小偷似的在外頭 探頭探腦
~~~
此行之前
曾在格友po文中得知這地方
吸引著我
且
又在我上一趟來 華山文創園區的附近
所以安排此行的第一站
~~~
由於 !! 時間未到 ....
我只好在前面公園休息等待開門
倒也來來回回的好幾回
~~
這保留下來的日式房子
聽說是以前的 什麼單位宿舍
政府接收後 由民間團體承租
而 琹道館
顧名思義就是跟 " 琴 " 有關
~~~
還有一個聽說
此棟是以前 偶像劇 " 流星花園 " 衫菜的家
~~~
是不是我也只是 聽說 ....
都來了
我真的只能等待
*
當然 ~
時間一到 我是今天第一位訪客
歡迎著我的是
裡面的工作人員
引領進去時告訴我一個
我認為不怎麼好的消息
那就是
裡面
" 不能拍照 "
.......
我只好先在外頭
拍一拍我要的角度及視野
!!!
心裡面 正如你/妳 所想
" XXX 小氣鬼 "
嘀咕著
。
推開門
一陣冷氣涼風 舒坦了剛剛的不滿
不過 !!
在外面我倒是拍的蠻高興的
~~~
接下來 ~
看看我外頭拍下的景
我來說說 ...
在裡面發生的事
~~~
原來裡面真正的用途是 教古琴的教室
聽琴 品茗 教育的人文空間
因為不想太多人在裡面拍 而亂了原本的本意
所以裡面完全禁止
外面則歡迎 愛怎麼拍就怎麼拍
!!!
我周旋著工作人員 通融一下
表明從台中上來
可否拍幾張 寫在格子裡
......
工作人員怕 拍了照用在商業用途上
而婉拒了我
我再次不死心 表明寫遊記而已
...........
結果 ....
工作人員拿了張 名片給我
說著 ....
要寫遊記可以 請先跟館長連絡約時間
........................
這下子
換我 婉拒了 她的好意
哈 哈 .....
無言 。
當然 !!
此刻涼意舒暢 擋了外頭的烈陽
不走
暫時不走
~
工作人員問我
有沒有興趣看看他們的投影簡介
正舒適的情況下
當然好 也來者不拒
~~~
8 分鐘的放映中
了解了古琴老師的精神 實屬不意
在這求快的時代裡
這種風雅 與 古韻是塵囂中的難得
~~~
雖然 我不懂琴
但可以想像 電影蒼海一聲笑 那把古琴的瀟灑
道盡人世間
該要追求的自在 才是王道
這是個人參觀後的
自我參悟
!!
不能拍照是這趟來此的遺憾
不過 !!
工作人員 倒是建議後方的 書畫院
也可順道去走走
。
就這樣
我直接聽從琴道館人員
直接穿越後院來到
" 台北書畫院 "
~~~
打了聲招呼
工作人員有了應聲
詢問了一下
是否與前館一樣不能拍照
!?
得到的答案
卻是 " 隨我拍 "
脫了鞋
工作人員馬上介紹起
玄關當初被發現並被保留下的立體地磚的原由
~~~
說著牆裡的 細竹
並不是好看而已 是有其功能的 ....
進了走道後
我也述說著前館所遇的情況
也表明了我的來歷
及對建築及書畫的興趣後
沒想到
工作人員好似逮到機會 更滔滔不絕
說著 我想聽到的建築歷史 及 其各項了不起的功能 跟前人智慧
~~~~
和室建築內也有洋室
角窗邊的的採光構築
不單只是採光
以前沒冷氣 上層與下層形成通風
兼具外頭視線與裡頭視線的錯開
是智慧的設計
~~~
這是工作人員要我拍下
這窗花的細緻雕工
確實美麗
~~~
空間與空間的門眉 不高
我這種矮個的
看了都覺得矮
超過170的 穿越真的要小心
哈 !!
客廳的龕
除了精神象徵外 也別有巧思
~~~
要我再趕快拍下
跟前館所不同之處 就是上緣有兩層
是視覺上的層次美
~~~
剛剛 .....
從前館穿越過來時
被這玻璃拉門 分割的比例所吸引 拍下的美
~~~
進來後
被這光線下所分割著的比例
讓我感覺到這就是
日本一貫獨有的設計美學
~~~
其實 .....
進來應該欣賞的是 書畫
而我 .....
卻完全忘了這回事
哈哈 ~
*
反正 工作人員介紹的正高興
我也聽的津津有味
~
正要結束時
工作人員對我說
其實 ~
這邊也一樣是不能拍照的
但是 !!
她認為要讓人參觀 要廣為人知
不讓人拍 怎麼會有人知道這地方呢
加上我事先說明了
要寫遊記po文
也運用網路的快速讓更多人知道這邊的美
我倒是樂意藉由這窗口
分享給大眾喔
!!~
台北琹道館 : 台北市中正區齊東街53巷11號
台北書畫院 在 琹道館正後方
~~~
在此謝謝 ~
" 台北書畫院 "
為我詳細介紹的工作人員
。